郡斋南池招杨辚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
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
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
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斋南池招杨辚》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深邃的情感,以及精炼的语言,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诗作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之手。岑参(约公元715年—约公元790年),汉族,南阳(今属河南)人。字宗武。精通音乐,擅长诗歌,以气势奔放、色彩明丽、想象力丰富闻名于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家。

  2. 诗词原文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
    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
    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
    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3. 诗词解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悠闲境界。首二句“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直接点出诗人居住之地偏僻、人烟稀少,但周围的自然环境——云山却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这既是对他生活环境的一种客观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第三四句“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描绘了诗人在池上醉酒后,便悠然自得地躺在船上休息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一种生活的随意与惬意,更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4.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岑参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微的感动,并将之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现力,使读者能够在欣赏文字的同时感受到那份超越物质的精神愉悦。

  5. 文化背景:唐代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变革的时代,边疆战事频繁,但文人墨客依然能在诗篇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岑参的这首诗,虽然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

  6. 鉴赏评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深邃的思想情感,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郡斋南池招杨辚》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的一种超然心态。这首诗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