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南池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王屋山居住生活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岑参(718年?-769年?),字嗣宗,号孚若,南阳江陵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充满壮志豪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

  • 翻译
    在南池边休息时,我感到非常烦躁和闷热,没有梳头也没有洗脸。有时微风吹来,我感觉仿佛回到了传说中的羲皇时代。晴天时云彩消失殆尽,雨后月光显得格外清新。但公务缠身,常常无法抽身,道家书籍也越来越多,让人感到烦恼。我年轻时曾在王屋山居住,那里有着美好的回忆。如果能回到那里,我定会在那东溪旁垂钓。

  1. 诗词背景
  •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诗人岑参因战功显赫被提拔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随军赴边塞。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诗中描述的南池夜宿,以及他对王屋山的深深思念,都是他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

思王屋青萝旧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