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桥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过万里桥》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晨在锦江边行走的景象,通过对万里桥及其周边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晓过万里桥》:

  1. 作者简介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了战争、政治、民生等众多方面,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全面才能。
  1. 诗歌原文
  • 晓出锦江边,长桥柳带烟。
  • 豪华行乐地(2),芳润养花天(3)。
  • 拥路看欹帽,窥门笑坠鞭。
  • 京华归未得,聊此送流年。
  1. 诗歌赏析
  • 首句“晓出锦江边”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锦江边的情境,锦江是成都的母亲河,两岸风景秀丽,为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次句“长桥柳带烟”则通过柳树的倒影映射在水面上,形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第三句“豪华行乐地”,直接点题,指出这里曾是人们享乐的地方。接下来两句“芳润养花天”、“拥路看欹帽”、“窥门笑坠鞭”则进一步描绘了桥边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氛围。最后一句“京华归未得,聊此送流年”则是说虽然未能回到京城,但还是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寄托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1. 文化背景
  • 万里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锦江上,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重要起点站,也是一大名胜古迹。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处饯行费祎出使东吴,因此得名“万里之路始于此桥”。此外,万里桥附近还有杜甫草堂等历史遗迹,使其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1. 艺术特色
  •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万里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1. 历史价值
  • 万里桥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成都历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见证了成都从古至今的变迁与发展,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文化以及地方民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阅读古诗时,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感。
  • 了解诗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风格。
  • 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诗歌,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想象力。

《晓过万里桥》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骨,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