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巫山枕障》是盛唐时期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开篇“巫山一段云”直接勾勒出巫山的壮美景象,巫山被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神秘的画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巫山的自然风光,也象征着神秘与梦幻,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诗中的第二句通过描述白帝城边秋天的枫叶,进一步渲染了巫山的秋色之美。这里的白帝城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也代表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厚重。同时,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李白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的第三、四句又回到了对屏风画的关注。尽管画上巫山云彩并未飘动,暗合了高唐神女夜荐枕席的传说。这种巧妙的运用典故,既增添了文学趣味,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故事的理解与创新表达。

诗的尾句则通过写画上的江水滔滔不绝,但实际并无水流来结束全诗。这不仅是对画面与现实的巧妙对比,也是对生活中虚实相生的哲理思考。

《巫山枕障》的创作背景也值得一提。李白从25岁起离开四川开始游历四方,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体验。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旅途中,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灵感突然迸发,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诗。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抒发。

《巫山枕障》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艺术成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也能够体会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