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六首 · 其三
译文
天刚亮我就登上日观峰,举起手拨开雄关一样的浓云。
此时,我的精神四处飞扬,想要突出天地间。
黄河如带从西飘来,又远远地流入大山。
身凌山崖纵览天际,目光极处空旷无边。
我在此偶然遇到了仙童,乌黑的头发梳成了高高的云鬟。
他嘲笑我学仙太晚,年华虚度,老了容颜。
我正犹豫时仙童忽然消失,广阔的天地间到哪里去追寻?
介绍
《游泰山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采用奇妙的想象与夸张手法,表现了泰山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作品在幻境的描写中也流露出萦绕于诗人心底的因抱负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矛盾彷徨情绪。在整组诗中,诗人以超然的宇宙观和独特的时空透视,目揽泰山万象于方寸,驰思结韵于毫端,以写意山水笔法绘出了有声画卷,显示了李白诗歌独有的豪放风格,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注解
平明:天亮的时候。日观:泰山东南的高峰,因能看到太阳升起而得名。云关:指云气拥蔽如门关。这四句是写日出时的景象与作者当时精神焕发的神态。
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闲:大,广阔。两句意为:凭崖眺望远方的尽头,天空显得格外宽阔。
值:遇到。青童:仙童。
绿发:漆黑的头发。云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结。这里指仙童的发型。
蹉跎:虚度光阴。凋朱颜:这里指容貌衰老。
踌躇:犹豫。
浩荡:广阔。这里指广阔的天空。
赏析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雄壮谲奇殆尽,句萧洒高逸。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首含讥讽,次写奇景,后述旷怀。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白性本高逸,复遇偃蹇,其胸中磊砢于诗乎发之。泰山观日天下之奇,故足以舒其旷渺而写其块垒不平之意。是篇气骨高峻而无恢张之象后三篇状景奇特,而无刻削之迹。盖浩浩落落,独来独往,自然而成,不假人力大家所以异人者在此。若其体近游仙,则其寄兴云耳。
沈涛《匏庐诗话》:《古诗》“河汉清且浅”;李白《游太山》诗“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是即以“清浅”为“河汉”。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空灵飘逸,愈出愈妙(“山明”四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