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郑参卿山池

尔恐碧草晚,我畏朱颜移。
愁看杨花飞,置酒正相宜。
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
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郑参卿山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宴席上的情景和自然景物,展示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多变而和谐。在《宴郑参卿山池》中,他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同时,他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溢于言表。

在原文中,李白用“尔恐碧草晚,我畏朱颜移”来表现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以及对容颜易老的忧虑。他用“愁看杨花飞,置酒正相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最后两句“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则展现了他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

《宴郑参卿山池》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篇,也是对李白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艺术成就,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