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
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
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
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隐居于商山的博士,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负责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职等事务。他们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选择隐居,后来出山辅佐太子刘盈,成为汉初著名的隐士。

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被明确记载为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黄老学派的信徒。黄老学派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主张以道为主,强调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与法家和儒家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这四位学者在政治动乱的时代选择了隐退,表明他们对于世俗权力的不屑一顾,也反映出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合卷》中,李公麟以其精湛的水墨技巧描绘了“商山四皓”,展现了他们八十多岁高龄时的风采。这种艺术表现不仅丰富了“商山四皓”的人物形象,也为后人提供了直观感受这些历史人物的机会。

“商山四皓”作为隐士的代表,其故事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扬雄的《解嘲》中提到了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表达了对四位贤者的崇敬和怀念。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四位隐士的生平事迹,使“商山四皓”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

“商山四皓”不仅是秦末汉初的历史人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故事和影响跨越了时空,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