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他身处翰院期间既感到曲高和寡又受到他人的猜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狭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2. 诗歌背景

  • 在李白的时代,翰林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它象征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耀。然而,对于李白这样的诗人来说,这个职位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猜忌。
  1. 诗歌解析
  • 名士风度:李白以名士的风度与朋友们谈心,这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中追求个性自由表达的特点。
  • 政治与文学的冲突:诗中透露出他在政治上的不得意以及与朝廷文人间的互动,体现了李白复杂的政治态度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心境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李白的艺术成就和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