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歌,哀声那可闻。
在浔阳非所寄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浔阳非所寄内》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不羁著称,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描绘山水之美的自然篇,如《望庐山瀑布》、《蜀道难》,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篇章,如《将进酒》、《梁甫吟》等,这些诗作至今仍广受欢迎。
作品原文:《在浔阳非所寄内》,全文如下: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遭遇困境时的同情及自身情感的抒发。
文学价值: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而脍炙人口。《在浔阳非所寄内》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环境。此诗语言质朴但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浔阳非所寄内》不仅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