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
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
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
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
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
《出潼关》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一曲阳关万里秋,黄沙白草满长头。
风尘万点长安路,欲问西楼几度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风光和离别场景。潼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在这里诗人感叹着千里之外的广阔天地与无尽的黄沙、白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远而苍茫的画面。同时,风尘万点长安路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潼关这一地理标志,巧妙地融入了离别的情感和壮阔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身处异乡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在古代诗歌中非常常见,反映了人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漂泊在外时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出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