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
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
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
迩来多少登临客,千载谁将胜事论。
题兖州泗河中石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兖州泗水石床》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兖州(今山东泰安一带)任东鲁郡司马时写的,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那种豪放旷达、飘逸出尘的性格特点。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与赏析:
内容:
泗上遇佳人,
流芳发朱唇。
清扬映朱颜,
皓齿如排玉。
我心悦君意,
何事还独居。
愿作梁上燕,
衔泥巢君庐。
赏析:
首联:”泗上遇佳人”,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泗水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古代常在河边举行宴会或游乐活动。在这里,”佳人”指的就是那位美丽的女子。
颔联:”流芳发朱唇”,这里用“流芳”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不仅在于她的外表,更在于她的气质和才华。而“发朱唇”则是指女子的嘴唇涂着鲜艳的红色口红,显得格外吸引人。
颈联:”清扬映朱颜”,这一句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美貌。她的眉目清秀,眼神明亮有神,如同春天的杨柳一样柔美,映衬着她红润的脸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尾联:”皓齿如排玉”,最后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形容女子的牙齿洁白如玉石一般光滑细腻。这样的描述更加凸显了女子的美艳,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深深的喜欢之情。同时,诗人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比兴手法,通过赞美女子的美丽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题兖州泗水石床》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女子外貌和气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