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庙碑》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创作的一篇讽刺小品文,为一座不知名的乡野神庙撰写的碑文。全文共分为三段,最后附有诗一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野庙碑》的作者是陆龟蒙,他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虽然陆龟蒙曾中举进士,但仕途不顺,最终未获高官厚禄。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因此其文学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情感。

  2. 创作背景:据记载,陆龟蒙曾为一座无名的乡野神庙立碑,以表彰或纪念这座神庙。在立碑过程中,陆龟蒙对当时社会现象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批评。

  3. 主要内容与结构:在《野庙碑》中,作者先叙述了碑的由来以及他为何要为这座无名的乡野神庙立碑。随后通过对比分析,揭露并讽刺了唐末官僚体制的腐败和荒谬,将其比作一个荒废的庙宇,其中的人物形象不过是无生命的偶像。文章最后以一首诗作为结语,加深了对整个讽刺主题的理解与感慨。

  4. 艺术特点:陆龟蒙在《野庙碑》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对唐末腐朽帝国的类比,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虚伪本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整篇文章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陆龟蒙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反讽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这篇杂文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不失文学美感。

《野庙碑》不仅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杰作之一。它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陆龟蒙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能。对于研究唐代社会、政治以及文人心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