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十三首(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枝头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开,有大有小,有白有红,恰如美女的香腮。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随着春风乱飞,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
介绍
《南园十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这组诗通过对南园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美好的欣赏与珍惜。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李贺(约790—约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汉族,唐代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他一生仕途坎坷,屡次应举不第,43岁英年早逝,其诗作与“诗鬼”李商隐齐名,同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至十一年(816年)之间,李贺辞官回到昌谷家中,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
内容解读: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一首《南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慨。首句“花枝草蔓如烟雾”,形容南园百花争艳,色彩斑斓如烟似雾般迷离。第二句“无主春物自芳菲”,则表达了对自然万物自发生长、无需人为修饰的赞叹。
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诗人生平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探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李贺作为“诗鬼”的艺术成就。
注解
南园:园名,在福昌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
小白长红:指花有小有大,颜色各种各样。越女:习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嫣香:娇艳芳香,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