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
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夏日登信州北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登信州北楼》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安宁的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
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诗人介绍:李郢,字楚望,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曾经居住在杭州,并因其才华被推荐为进士。在仕途上,他曾先后担任淮南、浙东从事等职务,最终官至侍御史、员外郎。
诗歌鉴赏:《夏日登信州北楼》展现了李郢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艺术才能。诗中“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描绘了站在高处远眺,百里之外的灵山若隐若现的美丽画面。此外,“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则通过雨后河中的明珠和山谷间归来的鸟儿,传递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而“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则具体描写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最后,“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以蝉鸣之声象征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夏日登信州北楼》不仅是李郢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