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天台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
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游天台》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景致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郢,字楚望,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曾官至侍御史、员外郎等职,与多位文人雅士有过唱酬往来。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诗词原文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
    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
  3. 诗词赏析:《重游天台》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名胜的独特感情。诗句中的“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以及“龙潭直下一百丈”,都生动地勾勒出了天台山险峻而又秀美的自然景观。而结尾的“谁见生公独坐时”则暗示了天台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聚集地,更是文化历史的宝库。
  4.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虽未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是在诗人晚年归隐期间,他对故国的山河产生了深厚的怀念之情,因而选择重游天台山,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5. 艺术特色:李郢在诗歌创作中长于七律,其作品工整细腻,语言优美流畅。《重游天台》作为他的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古人遗迹的敬仰之情。
  6. 后世影响:李郢的这首《重游天台》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学和地理文化的珍贵资料。

《重游天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诗人与他所生活的时代。通过对天台山的吟咏,李郢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也向世人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