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皓时在南中

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
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胡皓时在南中》是唐代诗人李乂创作的五言绝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南方生活状况的关切与思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友情与地域差异:李乂与胡皓为好友,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李乂身处北方而胡皓在南方(泛指我国南方地区),造成了地理距离上的阻隔。
  • 流年变迁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地域间流转所带来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中通过“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等句子,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山水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 表达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等词句,传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各自命运的不同境遇的感伤。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的运用:李乂在《寄胡皓时在南中》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自然的景观比喻人生的变化,使得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深意。
  • 情感表达的深度:通过对友情和地理距离的描绘,李乂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对友情的怀念还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皆通过文字生动展现。
  1. 文化影响
  • 唐代文化的反映:《寄胡皓时在南中》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反映了唐代人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 对后世的影响:李乂的这首五言绝句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唐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寄胡皓时在南中》不仅是唐代诗歌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诗人李乂深情厚谊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歌,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