驩州南亭夜望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驩州南亭夜望》是一首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鉴赏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内容概述
  • 诗歌描述了诗人在驩州崇山夜晚,登高望远的场景。他在月光照耀下,极目远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中。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家人离散的痛苦和无奈。
  • 在梦中,他仿佛回到了洛阳,看到了久别的家人团聚的画面。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的心灵感到震惊,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 然而,当诗人从梦中惊醒时,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他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幻的,而现实中的家国之情却更加强烈,让他肝肠寸断。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沈佺期因政治原因被流放至驩州,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1. 背景分析
  • 沈佺期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由于他与权臣张易之有密切关系,最终导致他被卷入政治风波,受到牵连。
  • 在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沈佺期因政治原因被流放至驩州崇山。这一事件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不得不面对孤独和思乡的双重压力。
  • 驩州地处广西崇左县,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然而,对于沈佺期来说,这个地方却是他远离家乡的地方,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 在流放期间,沈佺期多次登临崇善山,写下了多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1. 鉴赏分析
  • 《驩州南亭夜望》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梦与现实关系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
  • 首联“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简洁地勾勒出诗人昨晚在南亭眺望家乡的情景。这里的“梦”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 颈联“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在短暂的梦境之后,开始反思这一切是否真实。这种对梦幻与现实界限的模糊处理,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
  • 尾联“肝肠余几寸,拭泪坐春风”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用极其夸张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悲伤,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驩州南亭夜望》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背景和政治隐喻的作品。通过对梦与现实关系的探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