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舍人早朝

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雾开。
玉珂龙影度,珠履雁行来。
长乐宵钟尽,明光晓奏催。
一经推旧德,五字擢英才。
俨若神仙去,纷从霄汉回。
千春奉休历,分禁喜趋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韦舍人早朝》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诗人与朝廷同僚韦舍人在早晨上朝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描绘了早朝的壮丽场景,还透露出作者对朝廷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 阊阖连云起:形容皇宫门阙高耸入云,如同仙境一般。
  • 岩廊拂雾开:指宫廊被薄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严。
  • 玉珂龙影度:形容官员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缓缓行进。
  • 珠履雁行来:描述官员们身着珍珠宝石点缀的华丽服饰,整齐地走来。
  • 长乐宵钟尽:暗示天已大亮,长乐宫的钟声也已敲响。
  • 明光晓奏催:说明宫廷中已经开始演奏音乐,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 一经推旧德,五字擢英才:赞扬那些年长而有德之人,提拔年轻有为的人才。
  • 俨若神仙去,纷从霄汉回:描绘官员们仿佛成仙而去,回归人间的情景。
  • 千春奉休历,分禁喜趋陪:意味着这些官员将继续辅佐皇帝,享受长寿的生活。
  1. 写作背景
  • 时间:《和韦舍人早朝》创作于盛唐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713年,即唐玄宗开元五年。
  • 地点: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发生在唐朝的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 人物:诗中的主角是唐朝的一位高级官员——韦舍人,以及与之同行的其他官员们。
  1. 艺术特色
  • 语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意象:诗中的“阊阖”、“岩廊”、“珠履”等意象,都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 节奏:五言排律的格式使得诗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 历史背景: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作品内涵。
  • 文学流派:研究唐诗中的五言排律这一形式,可以了解到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
  • 文人雅集:唐代文人之间的社交活动频繁,文人聚会成为了当时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人间的交往对于理解诗歌的社会意义也大有裨益。

《和韦舍人早朝》不仅是一首描写朝廷早朝盛况的文学作品,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繁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深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