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溪寻故人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
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檀溪寻故人》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盛唐时期。下面是对其的介绍:

  1. 基本信息:该诗由五言组成,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超脱尘世归于真隐的感怀。诗句中“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而“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2. 创作背景:在盛唐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有机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选择归隐,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守。
  3. 艺术特色:孟浩然的诗歌以五言短篇为主,多写山水田园和羁旅行役的心情。他的诗作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称他为“王孟”,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齐名。《檀溪寻故人》以其简练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檀溪寻故人》不仅体现了孟浩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