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刺名山郡,连年别省曹。
分题得客少,著价买书高。
晚柳蝉和角,寒城烛照涛。
鄱溪卧疾久,未获后乘骚。
寄姚合郎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姚合郎中》是唐代著名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深厚的文学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流传至今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周贺个人情感与思想状态的体现,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周贺,字南卿,东洛(今四川广元西北)人。周贺初为僧,法名清塞,后居庐山,后客居润州。在杭州任剩史期间,他结识了姚合郎中,并受到其赏识和礼遇。周贺的诗歌在当时就已广受好评,他的诗作被收录于唐诗宋词之中,显示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歌原文:《寄姚合郎中》原文如下:“转刺名山郡,连年别省曹。分题得客少,著价买书高。晚柳蝉和角,寒城烛照涛。鄱溪卧疾久,未获后乘骚。”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作品赏析:周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晚柳蝉和角”描绘了傍晚时分柳树随风摆动的景象,“寒城烛照涛”则形容了夜晚寒城灯火通明的场景,这些生动的自然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此外,诗歌中的“鄱溪卧疾久,未获后乘骚”反映了诗人长时间病榻上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寄姚合郎中》不仅展示了周贺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还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唐代文化的精髓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