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江州张郎中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炼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投江州张郎中》是唐代诗人周贺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唐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周贺:字彦高等,长安人,与韩愈、孟郊并称为“三友”。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为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尤其擅长咏物和抒情。周贺一生仕途不畅,其诗常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1. 诗词原文
  •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 炼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1. 诗词赏析
  • 意象生动:诗中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如“驿径曾冲雪”和“方泉省涤尘”,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依旧保持的清高品格。
  • 情感深沉:虽然仕途不顺,但诗人并未沉溺于失意之中,反而能在逆境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投江州张郎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坚韧。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相对开放,文人阶层活跃,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个人经历:周贺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但他的个人命运却并不顺利。他多次应举不第,仕途坎坷,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内容。
  • 作品流传:尽管周贺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因此能够穿越时间的限制,被后人传颂。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周贺在《投江州张郎中》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诗句形象生动,情感丰富。如“驿径曾冲雪”中的“冲雪”不仅描述了天气的严寒,还隐含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 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意味。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周贺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在这首诗中,可以窥见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 传承价值: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投江州张郎中》对研究唐代文学和诗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投江州张郎中》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