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
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
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
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忧》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以下是对《百忧》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孟郊,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后近五十岁才中进士,曾担任溧阳县尉。孟郊与韩愈关系密切,二人有深厚的友谊。他的诗歌多感伤个人遭遇,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不公。
  • 创作时间:孟郊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左右开始创作此诗。据记载,当时孟郊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创作了这首充满愤世嫉俗情绪的作品。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朝思除国雠,暮思除国雠。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
  • 译文注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首句“萱草女儿花”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理解自己的痛苦和忧愁;第二句“壮士心是剑”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决心和勇气;后面的诗句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映和对未来的担忧。
  1. 作品鉴赏
  • 艺术风格:孟郊的诗歌以瘦硬著称,追求文字的精炼与力度。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象征和比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深思。《百忧》就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隐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情感表达:诗中的“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通过对比智者和愚者的不同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反映了诗人对不同人生态度的思考;而“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动荡世界的不满。
  1. 社会影响
  • 历史地位:孟郊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 文化传承:孟郊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文人墨客,而且在后世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资料。他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深远,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对他的诗风和创作方法表示了高度赞赏。
  1. 现代意义
  • 精神疾病的认识:《百忧》中的许多诗句揭示了精神病患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这为我们理解和同情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 现实社会的反思:孟郊的《百忧》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忧思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孟郊的《百忧》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忧思的诗歌,它还通过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哲理思考,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对于现代人而言,阅读《百忧》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从中汲取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