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感自遣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感自遣》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学习时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曾客游河南、邠宁等地,最终在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任职期间因终日吟诗而废吏事,最终辞官归乡。晚年,孟郊与韩愈、张籍、李翱、卢仝等文人结为好友,并因其诗才而名重一时。

  2. 诗歌原文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3. 诗歌赏析:《夜感自遣》这首诗以“苦吟”作为开头,展现了孟郊深夜苦读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内心体验。诗中的“神鬼愁”暗示了诗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和内心的不安,这种情绪通过反复强调“心与身为雠”,即心灵和身体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4.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孟郊个人生活的挫折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通过对“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耻辱的强烈感受和长期的羞愧感。此外,诗中的“清桂无直枝”和“碧江思旧游”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夜感自遣》不仅仅是一首诗作,它更是孟郊个人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能够更深入地领会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