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终南山景物的描绘,赞美了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和清幽宜人,同时表达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下面将介绍《游终南山》:

  1. 诗歌原文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2. 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一字工业,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因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几年小官,但由于个性耿直,不愿趋炎附势,因此多次被贬。他的诗作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风格独特,语言精炼,对后世影响深远。

  3. 诗歌背景
    《游终南山》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当时孟郊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他选择在终南山中隐居,通过游览山水来寻求精神寄托。这种经历使他对自然景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游终南山》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孟郊心灵追求和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文学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