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经潼关感寓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经潼关感寓》,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秋日经潼关感寓》不仅是武元衡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体现,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2. 作者介绍

  •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他曾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后因力主削藩遭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暗杀。
  1. 主题内容:《秋日经潼关感寓》通过诗人亲身经历的潼关之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与哀叹。诗中的“秋风牢落故营空”描绘了战场荒凉的景象,而“力保山河嗟下世”,则揭示了武元衡对于自己未能继续战斗的遗憾和无奈。

《秋日经潼关感寓》不仅是武元衡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欣赏唐诗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