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韩孟诗派,以张籍、王建为代表。韩愈提倡“雄浑悲壮”,王建的《宫词》、张籍的《征妇怨》、《采莲曲》等,都是这一诗派的代表作。韩愈主张“文从字顺各识职”(《答李翊书》),要求诗歌具有“理高古雅”的风格,反对追求新奇险怪。在艺术手法上,他推崇汉赋的铺叙和唐人绝句的精警。韩愈提倡古文,反对当时流行的骈俪文风。他在《答陈生书》中指出:“凡书必以古人为法。今世所称善笔札者,则无如董仲舒、司马迁、相如、扬子云之盛,而其要归归于自然。”又说:“惟陈子昂晓方向,故与之游,时时从而学之。”“夫所谓难者,非知也难,处知者难耳。”(《与陈生书》)韩愈的这种思想,成为后来古文运动的理论依据,影响很大。
在诗歌创作上,韩愈反对初唐的浮艳纤弱之风,力求“辞必己出”。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尚于骨力”的要求,在《调张籍》诗里说“文章众山皆宗师,前有高峰后蓬蒿”。这种崇尚气势和气势为主的风格,到韩柳时代已发展到顶峰。韩愈的诗歌内容主要是写景言情、议论时政和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简古,不尚修饰。他的一些名篇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秋怀》、《石鼓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都写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