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微雨空山夜洗兵,绣衣朝拂海云清。
幕中运策心应苦,马上吟诗卷已成。
离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犹看蔓草生。
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陇关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是唐代诗人法振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韩侍御出使海北的行程进行描写,展现了一种壮阔与豪迈的意境。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还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品原文
    微雨空山夜洗兵,绣衣朝拂海云清。
    幕中运策心应苦,马上吟诗卷已成。
    离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犹看蔓草生。
    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解愁城。

  2. 诗词解释

  • 微雨空山夜洗兵:夜晚的微雨使得空寂的山林恢复了生气,似乎也洗涤了兵器上积累的尘埃。
  • 绣衣朝拂海云清:清晨,身着绣衣的使者在海天一色的云雾中显得格外清晰,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幕中运策心应苦:指在幕府中策划战事,内心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 马上吟诗卷已成:暗示着边塞的艰苦环境促使诗人创作了诗歌,反映了当时边关生活的艰苦与诗人的情感投入。
  • 离亭不惜花源醉:在离别的亭台前不惜沉醉于美酒之中,体现了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
  • 古道犹看蔓草生:古旧的道路旁,野草依然生长繁茂,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恒久。
  • 因说元戎能破敌:趁机劝说元戎(指将领)能击败敌人,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 高歌一曲解愁城:以高歌来驱散心中的忧愁,显示出诗人豁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 主题内容
  • 送别与祝福: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韩侍御旅途平安的祝福以及对其即将展开的外交使命的期望。
  • 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唐代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 豪情与忧国:诗中既有豪情壮志,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反映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
  • 比喻与象征: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绣衣”象征着使者的身份和尊贵,“离亭”则象征着分别的时刻。
  • 韵律和谐:全诗押韵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国家疆域辽阔,边疆战争时有发生,这首诗的背景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 文人墨客:唐代文人墨客多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法振作为当时的诗人之一,其创作必然受到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现代人而言,品读这首古诗,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