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易相失,欢游无良辰。
忽然一夕间,稍慰阖家贫。
白露下庭梧,孤琴始悲辛。
回风入幽草,虫响满四邻。
会遇更何时,持杯重殷勤。
秋夕会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夕会友》是唐代诗人姚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秋夕会友》的文学特色及相关信息:
作者介绍:《秋夕会友》的作者是唐代河中人、诗人姚系,其家族背景显赫,为当时名重一时的郡族,其本人与同时期的诗人韦应物交情甚深,两人常以文雅之友的身份相聚,讨论文学和诗赋。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文人聚会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姚系的生平与这一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他一生好饮善谈,喜饮酒题诗,聚集文雅朋友共同探讨文学,留下了十首诗作。
诗词原文:
倦客易相失,欢游无良辰。
忽然一夕间,稍慰阖家贫。
白露下庭梧,孤琴始悲辛。
回风入幽草,虫响满四邻。
会遇更何时,持杯重殷勤。赏析解读:《秋夕会友》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致和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家庭贫困状况的同情。诗中运用了“忽然一夕间”等词句,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在不经意间获得慰藉的心情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困境。
艺术特色:《秋夕会友》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
- 情感真挚:诗歌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渴望。
- 意境悠远: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如“白露下庭梧”和“回风入幽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语言简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用词精炼,意象生动。
- 历史影响:作为姚系的作品,《秋夕会友》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唐朝文人交往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同时,这首诗也因其艺术成就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秋夕会友》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状态、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