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近日往来通,尽是将军镇抚功。
兵统万人为上将,威加千里慑西戎。
清笳绕塞吹寒月,红旆当山肃晓风。
却恨北荒沾雨露,无因扫尽虏庭空。
赠边将
介绍
施肩吾是唐代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他的《赠边将》是一首充满战争气息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
作者介绍: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的第一位状元,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名道学家和民间开拓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读书到成为官员,再到对台湾的贡献,他的人生轨迹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
诗歌原文:施肩吾的《赠边将》通过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边将们英勇无畏的形象。诗中“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表达了边将们在战争中所承受的痛苦和挑战。“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则形象地刻画了边将在战斗中所穿的装备及其寒冷之感,展现了战争的严酷与艰苦。
诗歌鉴赏:《赠边将》不仅展现了边将的战斗场景,还透露出一种英雄主义的色彩。诗中的“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但背后却是边将在战场上的孤独与辛酸。最后一句“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表达了诗人对边将在战争中的深深关怀与敬意。
文学价值及意义:《赠边将》是施肩吾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伟大,还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边疆守卫者的重视和赞扬。该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化影响:《赠边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不仅在中国被广泛传诵,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了全球的文化传播。它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现代应用:《赠边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在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首诗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的教训,同时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勇敢和智慧。它启示现代人要珍惜和平,勇于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赠边将》是一首充满战争气息的诗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将们的英勇和牺牲。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人类在战争中的勇气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