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
精灵閟何处,蘋藻奠空祠。
水石生异状,杉松无病枝。
我来方谢雨,延滞失归期。
题贞女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贞女祠》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不仅描绘了贞女的忠贞不渝,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这首诗的首句就以“此女骨为土”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贞女虽然已经化为尘土,但依然保有着不朽的名节与精神。这种表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立刻感受到贞女坚贞不屈、高洁自洁的精神风貌。紧接着的后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贞女的美德。如“精灵閟何处”表现了贞女虽已逝去,其精神却无处不在,“蘋藻奠空祠”则展现了人们对贞女无尽的怀念之情。“水石生异状”,暗示着贞女在人世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杉松无病枝”则比喻贞女的品质如同参天古木一般,历经风雨而愈发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贞女祠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诗中的景致描绘细腻入微,既有山水间的生机勃勃,又有自然界的静谧宁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姚合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贞女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意。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在欣赏美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启迪。
《题贞女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贞女精神敬仰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从中汲取到精神上的滋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