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四松

四松相对植,苍翠映中台。
擢干凌空去,移根斸石开。
阴阳气潜煦,造化手亲栽。
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
清音胜在涧,寒影遍生苔。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
同荣朱户际,永日白云隈。
密叶闻风度,高枝见鹤来。
赏心难可尽,丽什妙难裁。
此地无因到,循环几百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四松》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四松相对植,苍翠映中台。
    擢干凌空去,移根劚石开。
    阴阳气潜煦,造化手亲栽。
    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
    清音胜在涧,寒影遍生苔。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
    同荣朱户际,永日白云隈。

  2. 诗歌鉴赏

  • 《奉和四松》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 诗中“四松相对植,苍翠映中台”描绘了四棵松树并排站立的景象,它们的青翠颜色与高台的中央形成了和谐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生命力。
  • “擢干凌空去,移根劚石开”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松树的生长状态,不仅突出了其挺拔向上的姿态,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生长规律的观察。
  • “阴阳气潜煦,造化手亲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天地精华的体现,是天地间的精心安排。
  • “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赞美了太阳和月亮赋予松树的美好色泽,同时也暗示了松树的独特价值和不凡品质。
  • “清音胜在涧,寒影遍生苔”通过声音和影子的表现,传达了松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以及松树带给人们宁静和美感的体验。
  •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松景时的心情,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同荣朱户际,永日白云隈”表现了诗人对松树长久陪伴家园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诗人简介
  • 姚合(约779—约855),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南)人,宰相姚崇曾孙。元和十一年(816)登进士第,授武功县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历中,任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任荆州、杭州二州刺史,官终秘书少监。与贾岛友好,且诗风颇近,时称“姚贾”。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致,较社会内容。擅长五律,刻意求工。代表作为《武功具中作》三十首,故世称姚武功。
  • 姚合的诗作以五律见长,他注重诗的形式和技巧,力求工整严谨,这也是《奉和四松》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奉和四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自然美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审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