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自笑家贫客到疏,满庭烟草不能锄。
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是唐朝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文学界享有盛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施肩吾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字希圣,睦州分水人,唐宪宗元和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他的诗歌以奇丽见长,有《西山集》传世。
  2. 诗歌原文:自笑家贫客到疏,满庭烟草不能锄。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
  3. 诗歌鉴赏:《山中得刘秀才京书》是施肩吾表达自己生活境遇与心境的作品。首句“自笑家贫客到疏”,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家庭贫穷状况的自嘲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接着,“满庭烟草不能锄”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困顿生活,以及无法摆脱的贫困状态。然而,诗篇的高潮在于最后两句:“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命运的改变和意外的惊喜,意味着尽管生活艰辛,诗人却因为一封书信而获得了改变的机会,从而带来了精神上的振奋。
  4.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施肩吾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示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意象,深刻地表达了生活的不易以及对命运转折的渴望。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阅读材料和艺术享受。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关于人生、命运和希望的故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也启示人们面对困难时不应放弃希望,应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