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玩白鹿

绕洞寻花日易销,人间无路得相招。
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过石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玩白鹿》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白鹿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
  • 施肩吾:施肩吾,唐朝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而不造作,常采用七绝的形式表达情感。
  1. 原文内容
  • 绕洞寻花日易销,人间无路得相招。
  • “绕洞寻花”描绘了诗人寻找花景的意境,“日易销”意味着时间在美好的花景中悄然流逝。
  • “人间无路得相招”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超脱,好像人间的路都因他而不存在。
  • 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过石桥。
  • “呦呦白鹿”形容白鹿叫声悠扬,“毛如雪”形容其毛发洁白如同雪花一般。
  • “踏我桃花过石桥”则是诗人站在石桥上,被白鹿的优雅步伐所吸引,仿佛是在欣赏一场无声的舞蹈。
  1. 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写诗人与白鹿的相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语言简洁:施肩吾的诗歌语言简练,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内心的宁静。
  • 意象鲜明:诗中“白鹿”、“桃花”、“石桥”等意象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山中玩白鹿》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们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