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词

千树繁红绕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
明朝欲饮还来此,只怕春风却在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花词》

韩偓的《惜花词》,是一首描绘春花消逝的流连哀痛心情的七言律诗。从残花、落花,到花落后的遭遇,诗人将思绪延伸到了送花、别花和想象中花落尽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其面对春花消逝时的哀痛心情。

姜宸英则是在明末清初,借“惜花”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而人生无成的惆怅心绪。他的《南乡子·惜花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出春风拂过,花朵凋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惋惜之情。

顾太清在清代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风吹落花朵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惋惜之情。《南乡子·惜花词》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比作嫉妒花儿的女子,形象地描绘出春风吹拂的景象,暗示着花儿即将凋零的命运。于鹄则是一位中唐诗人,他的《巴女谣》特别有名,其中“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两句后来被晚唐的陆龟蒙袭用为“归时月堕汀洲暗,记得妻儿结网灯。”(《和袭美钓侣》)可见这株芭蕉在诗人心中的位置,没有它,恐怕就会有家归未得了。正是这种平时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亲切,才使诗人产生了一种幽幽的惜花之情,惜花,是诗人的共同心理。

这些文学作品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无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