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友游山

欲驻如今未老形,万重山上九芝清。
君今若问采芝路,踏水踏云攀杳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道友游山》是一首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唐诗。这首作品不仅是施肩吾诗歌创作中的佳作,而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施肩吾:施肩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官员,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趣味。施肩吾的诗歌多以描写山水风景、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禅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施肩吾的作品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欲驻如今未老形,万重山上九芝清。 这句诗通过使用“欲驻”表达了一种想要留住当前时光的意愿,而“未老形”则强调了作者希望保持年轻的心态。同时,“万重山上九芝清”描绘了一幅高山之景,其中“九芝”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草本植物,用以形容环境的纯净与美好。
  • 君今若问采芝路,踏水踏云攀杳冥。 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想象,表达了一种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诗人通过询问友人关于寻找九芝的路径,寓意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追求。“踏水踏云攀杳冥”描绘了一种超越寻常、追求高远的境界。
  1. 主题内容
  • 送别与祝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即将出发的祝福,展现了离别时刻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施肩吾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也寄托了自己对朋友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 友情珍视:此诗还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于友情的重视。通过诗歌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和文化素养。
  1. 艺术风格
  • 意象运用:《送道友游山》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意象,如山、水、云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句,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自然美景。
  • 语言特色:施肩吾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声调的搭配,形成了和谐悦耳的韵律效果,使得诗歌既具有音乐美,又不失文学之美。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在唐代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传颂一时的经典之作。

《送道友游山》是一幅唐代山水画卷,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厚意的抒情诗。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使得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