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荣别驾赴华州

直到群峰下,应无累日程。
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
草色田家迥,槐阴府吏迎。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荣别驾赴华州》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作者简介
  • 皇甫冉简介:皇甫冉(718年—770年),字茂政,号五云散人,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刘长卿、钱起并称“大历诗三杰”,其诗歌多写景抒情,以清新淡泊著称。
  1. 诗歌原文
  • 首句描绘:“重湖高柳照征衣”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重湖之上的高柳倒映在行人的衣裳上,给人以美感。这里的“重湖”指的是湖面宽广,而“高柳”则形容湖水清澈,柳树挺拔。这种美景为即将开始的旅程增添了几分愉悦的气氛。
  • 二句表达:“直到群峰下,应无累日程。”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行程平安的祝福,直到群山脚下,希望友人的旅行没有耽误日程。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也体现了旅途中应有的从容和自信。
  • 三四句描述:“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描绘了友人乘坐的车子进入了郡中的住所,而流水声从关城的外面传来,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 五六句深化:“草色田家迥,槐阴府吏迎。”这里描述了田野间远处的景象,草丛茂盛,与农田遥相呼应。同时,“府吏迎”暗示了朋友将要到访的地方,可能有一个接待官员的迎接。
  • 结尾升华:“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诗作如海洋般深邃,能与汉代的名臣媲美。这不仅是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前程的期望。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 语言优美:皇甫冉的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1. 主题思想
  • 友情颂扬: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 旅途风光: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反映了作者对旅行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1. 文化意义
  • 唐诗典范:《送荣别驾赴华州》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质和文化内涵。

《送荣别驾赴华州》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人文关怀。它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