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主要叙述了清明节时节,诗人在刘郎中别墅的宴饮活动。
诗的首句“田家复近臣”描述了刘郎中在田野拥有别墅的情景。这里的“田家”意味着刘郎中与农民同属一界,而“复近臣”可能意味着他虽为农人,但在朝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第二联“行乐不违亲”,则表达了诗人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也不忘亲情的重要性。这显示了诗人在追求文化和艺术享受时,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第三联“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描绘了晴朗天气下的园林美景和清明时节特有的烟火气息。这不仅展示了节日的气氛,还反映了诗人观察细致,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细微的变化。第四联“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则进一步强调了文人间的友谊以及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与文士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情,而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使得他们在社交中形成了良好的关系。
全诗通过对清明节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同时,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和谐的欣赏。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向人们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