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
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
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韦应物,字叔夜,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他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1. 诗歌原文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
    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
    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2. 诗歌译文
    在山郡有许多闲暇的时光,社时节官员们得以休假返回。独自坐在阁楼上感到闷闷不乐,行走在池塘边欣赏着清澈的光辉。春风轻轻吹动着高高的柳树,芳草覆盖着傍晚的大门。我思念故乡的聚会,心中充满了惆怅。

  3. 创作背景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是在唐德宗建中四年春创作的。当时韦应物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仕途也经历了起伏。在这首诗中,韦应物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4. 名家点评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被认为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风格。

  5. 轶事典故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传说,韦应物曾经因为一首诗而得罪了一位权贵,被迫离开京城去地方上任。后来,当他回到京城时,恰逢春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怀念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