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通过描绘作者在明月之下的思绪,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品原文
  • 首句: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
  • 次句: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 尾句:清辉遍洒空,愿君同此景。
  1. 作者介绍
  • 韦应物简介:韦应物的生平跨越了唐代初期至中期的多个阶段,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韦应物的诗歌多反映其个人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思考,因此,他的作品中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关怀。
  1. 诗句解析
  • 首句:“思怀在云阙”中的“云阙”通常指代天上的宫殿,这里用以象征遥远和高远的境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或理想的追求。
  • 次句:“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这句诗表达了即便彼此的道路不同,但共赏一轮明月却能产生心灵上的契合。这里的“知心”强调了相互理解和共鸣的情感基础。
  • 尾句:“清辉遍洒空,愿君同此景。” 以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作结,寄托了诗人对于好友共同欣赏美好时光的期盼和祝愿。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情感深度: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递了内心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
  • 艺术风格: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真实流露。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貌。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还能洞察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