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押衙相州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崔押衙相州》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韦应物的这首诗作于其任内黄县令期间,后被选入《全唐诗》第189卷。诗中不仅描述了崔押衙的从政生涯和军事才能,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其未来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叔明,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宰相,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与王维并称“王韦”。
  • 文学贡献:韦应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于写景抒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1. 诗歌解读
  • 政治与军事:诗中的“礼乐儒家子”暗示了崔押衙的文治武功兼备,既有治理县邑的儒雅,也有战场上的勇猛。
  • 离别之情:“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诗人通过描绘芳草和塞鸿,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其回归的期盼。
  • 政治抱负: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魏帝旧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大义的关心和个人功名的追求。

《送崔押衙相州》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期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政治抱负和文化追求,以及他们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