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常侍林亭燕集

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
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
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
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
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
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
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
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
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
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沉浮。
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贾常侍林亭燕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著名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贾常侍林亭燕集》的作者韦应物,字应物,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活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由于其卓越的文学成就,韦应物被誉为“诗仙”,与杜甫、李白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沉浮。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3. 整体翻译:韦应物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高士侍立在皇宫之上,身影显得清幽独立;华丽的马车驶向关右,而池馆则位于东周。周围环绕着城市,远处可见嵩山之景。群公都是文人雅士,他们一同驾车游玩,享受美好的一天。早晨气候宜人,他逍遥自得地表达了自己的烦躁忧虑。绿色的树林已经布满,清澈的池塘波澜不兴。他脱下露珠采摘野草,乘着烟雾玩弄小舟。圆润的荷叶已经从水中露出水面,高大的建筑可以供人停留。他放松心情,不再被世俗所束缚,频频举杯互敬酬酢。欢乐的宴饮尚未结束,怎能知道其中会有什么沉浮呢?酒喝完后各自离去,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呢?

  4. 词句注释:诗句中“朱轩”指华丽的马车,“逶迤”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这些词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5. 白话译文:诗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高士站在皇宫之巅,独自沉思;豪华的马车驰骋于关右之地,而池馆则位于东周。周围环绕着繁华的城市,远处可以看到嵩山之景。一群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着美好时光。他们早上起来天气很好,心情舒畅地表达了心中的烦躁与忧虑。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池塘的水波不兴。他摘下露珠采摘野草,乘着烟雾玩弄小舟。圆润的荷叶已经露出了水面,高大的建筑可以供人停留。他释放了心中的束缚,频频举杯互敬酬酢。欢乐的宴饮尚未结束,怎能知道其中会有怎样的起伏呢?酒喝完后各自离去,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呢?

  6. 创作背景:《贾常侍林亭燕集》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关。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7. 名家点评:《贾常侍林亭燕集》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誉。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美好。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8. 轶事典故:韦应物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曾与一些文人墨客在此地游览林亭,饮酒作诗。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9. 作品赏析鉴赏: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贾常侍林亭燕集》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