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感秋寄诸弟

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方如昨日别,忽觉徂岁惊。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户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间,是月天气晴。
授衣还西郊,晓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倾。
簪组聊挂壁,焉知有世荣。
一旦居远郡,山川间音形。
大道庶无累,及兹念已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斋感秋寄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郡斋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安石,长安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从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政治腐败的批判态度。
  1. 诗歌原文
    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方如昨日别,忽觉徂岁惊。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户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间,是月天气晴。
    授衣还西郊,晓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倾。
    簪组聊挂壁,焉知有世荣。
    一旦居远郡,山川间音形。
    大道庶无累,及兹念已盈。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他在郡斋中所感受到的秋天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诗中“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感觉。
  • “户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对亲人的牵挂,更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 “一日居远郡,山川间音形。”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土的无限怀念。这里的“山水”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指故乡的山河。
  • “焉知有世荣”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泊,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1. 创作背景
  • 韦应物在官场上的挫折和流放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自然、思考人生。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郡斋感秋寄诸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风采,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