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监赴阙庭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雷监赴阙庭》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著名诗词,被选入《全唐诗》第189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2.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清雅、清新,善于捕捉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悟。在官场上,韦应物曾历任多职,最终退居林泉,过着闲适的生活。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3.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描写,传达了韦应物的豪迈之情和对友人赴任的祝福。诗句“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及对其能适应时代需求的期望。
  •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两句则描绘出朝廷选拔有才之士的景象。这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体现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人才选拔机制。
  • “焉得久踟蹰”表达了一种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较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友情的重视。
  • 最后四句“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描述了友人赴任的场景及其受到的礼遇。这不仅显示了友人的地位,也反映了唐朝官员赴任时的盛况。

《送雷监赴阙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