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永定精舍

政拙欣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归隐生活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韦应物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他因政拙而被忻罢守,随后闲居初理生。这种转变使得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品味人生,也让他有机会深入体验农村生活的质朴和宁静。《寓居永定精舍·苏州》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完成的,反映了他归隐后的生活状态。
  2. 诗词原文: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清。
  3. 诗词赏析:韦应物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的眼中不再有功名利禄,而是一片宁静和淡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霜露月夜和田野耕作的景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一句,更是凸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4. 作品评价:韦应物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歌既有唐诗的豪放,又不失婉约,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这些特质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
  5. 文化价值:《寓居永定精舍·苏州》不仅是韦应物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