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
《对杂花》是清末民初作家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草木虽繁复,何曾有主宾。
我欲观其变,谁能识此真。”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作者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杂花之多和缺乏秩序感,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思考。
首联“草木虽繁复,何曾有主宾。”表明即使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种类众多,但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等级或关系(即没有主客)。这反映了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并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颔联“我欲观其变,谁能识此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他想要理解这种变化无常的生命现象,但似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认识或解释这些变化的本质。“谁”字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