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访道灵山降圣祖,沐浴华池集百祥。
千乘万骑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玉阶寂历朝无事,碧树萎蕤寒更芳。三清小鸟传仙语,九华真人奉琼浆。
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礼玄元室。翠华稍隐天半云,丹阁光明海中日。
羽旗旄节憩瑶台,清丝妙管从空来。万井九衢皆仰望,彩云白鹤方徘徊。
凭高览古嗟寰宇,造化茫茫思悠哉。秦川八水长缭绕,汉氏五陵空崔嵬。
乃言圣祖奉丹经,以年为日亿万龄。苍生咸寿阴阳泰,高谢前王出尘外。
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詟伏兵无战。时丰赋敛未告劳,海阔珍奇亦来献。
干戈一起文武乖,欢娱已极人事变。圣皇弓剑坠幽泉,古木苍山闭宫殿。
缵承鸿业圣明君,威震六合驱妖氛。太平游幸今可待,汤泉岚岭还氛氲。
骊山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骊山行》是一首描写唐玄宗时期骊山游览体验和感慨的七言古诗,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韦应物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的豪迈情怀和高远志向,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历史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 作者生平:《骊山行》的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韦应物。韦应物以豪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政治经历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诗作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独到之处。
- 诗作主题:《骊山行》描绘了诗人在骊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哲理。诗中不仅刻画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融入了对唐代盛世的历史回顾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 艺术特色:《骊山行》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的风格。它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通过对骊山的细腻描述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饱含情感,充分体现了韦应物作为一位大诗人的艺术魅力。
- 文化价值:《骊山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诗中的许多意象和表述都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骊山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风采,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唐代的繁荣景象及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