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瑜将军庙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馀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周瑜将军庙》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周瑜生前的战事以及死后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和英雄末路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胡曾(约839—?),唐代诗人。胡曾是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年间中举进士未及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高骈、路岩等人幕僚。他的诗歌多表达其对古代兴废陈迹的感慨,每为后来讲历史小说者所引用。胡曾的《安定集》10卷,现佚;《咏史诗》150首,皆七绝,均评价历史人物及事实,被后人引用。

  2. 诗词原文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3. 诗句解析

  • “共说生前国步难”:这句反映了周瑜生前面临的国家局势艰难,战事频发。
  • “山川龙战血漫漫”:描述了战争给山河带来的创伤,暗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 “交锋魏帝旌旂退”:描绘了与魏国交战时,胜利后的旗帜后退,意味着胜利来之不易。
  • “委任君王社稷安”:表达了对孙权能够稳定国家局势,确保江山社稷安全的欣慰。
  • “庭际雨余春草长”:描绘了战后,庭院里春草重新生长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庙前风起晚光残”:描述了庙宇前的晚霞映照下,风起的情景,带有一种凄凉之美。
  • “功勋碑碣今何在”:表达了对已故功臣的怀念,以及对他们功绩无从考证的无奈。
  • “不得当时一字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无限遐想和对现状的无力感。
  1.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对生前和死后景象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象征手法:以山川、春草等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用典手法:诗中使用了“魏帝”、“孙权”等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色彩。

《题周瑜将军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悲情的古诗。通过胡曾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历史的伟大与悲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英雄末路的惋惜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