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乌江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史诗·乌江》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项羽的壮烈与失败的描写,展现了历史英雄的悲壮命运以及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咏史诗·乌江》:

  1. 作者介绍:胡曾,唐代著名诗人,生于邵阳(今属湖南),字牧仲,号大翼,咸通年间进士不第后游历四方。胡曾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广为流传,尤以咏史和边塞诗见长。

  2. 作品原文: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3. 诗句解析

  • 第一句“争帝图王势已倾”:描述了项羽争霸天下时雄心勃勃的姿态,但最终因力不能及而告终。
  • 第二句“八千兵散楚歌声”:直接描绘了垓下之战后,项羽麾下八千江东子弟兵溃散的情景,伴随着楚国的哀歌,反映出败局已定的无奈与悲凉。
  • 第三句“乌江不是无船渡”:表达了虽然乌江之水阻隔,项羽却选择不东渡寻求复仇。
  • 第四句“耻向东吴再起兵”:反映了项羽对于再次东山再起、向昔日对手复仇的决绝心理。

《咏史诗·乌江》不仅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生动的意象影响了后世,更通过胡曾的笔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位历史人物的英雄悲剧和诗人深沉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英雄末路的一种诗意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