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商郊

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
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史诗·商郊》

胡曾的《咏史诗·商郊》,唐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开篇是“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 这里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商周时期的商郊,鸟儿欢唱,万物更新。然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色背后,隐藏着的是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殷汤的遗迹在荒榛之中,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繁荣与如今的荒凉。这种对比,既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深思。

“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这里的“桀”是指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祝网人”则指传说中能捕捉巨鸟的祝融氏的后裔。这句诗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和人性的多面性。纣王继位成为天子,却因残暴无道而亡国,这正是“当初祝网人”所预言的命运循环的体现。

胡曾通过这首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是借古讽今,寓意深远。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弦。

《咏史诗·商郊》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反思。胡曾的这部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