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悲行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悲行”是唐代诗人胡皓的作品,全诗共五句,内容涉及家庭琐事、夫妻之间的情感和生活的无奈。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历史时期:胡皓生活于唐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 作者生平:胡皓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已知其作品流传至今。
  1. 诗歌原文
  •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夜鸟南飞显得疲倦,清晨时分,公鸡屡次啼鸣报晓。
  •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突然听到了春天的消息,今天是故乡的春天。
  •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试图登上亭台远望,江边的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朦胧而新生。
  • 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的韶阳》指的是美好的春日,《迢迢佳丽人》则形容远方美丽的女子,暗示妻子的形象。
  •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尽管彼此音容未再相遇,但周围的景物依旧存在,仿佛一切都未改变。
  •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离别的怨恨如同流水般难以停歇,而心中累积的恩情却像是堆积的柴火,越积越多,难以消解。
  •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泪水滴落如同三危山上的露水,心已碎裂如二京(洛阳)的尘埃。
  •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远离家乡去服役,孤独时只能与大雁为伴,在荒凉的亭台旁与鬼相伴。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以简洁的语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 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思念。
  • 语言特点:胡皓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作为唐代的诗歌,“春悲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 教育价值:这首诗可以用于教育学生如何通过文学来理解历史和文化。
  1. 现代应用
  • 文学研究: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这首诗来了解唐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 教学材料:在中文教学中,这首诗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帮助学生学习古代诗歌。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这首诗的传唱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 情感共鸣:读者通过阅读这首诗,可能会对生活中的一些情感有所共鸣,从而增进人际关系的理解。
  1. 个人思考
  • 人生感悟:读完这首诗后,读者可能会对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思考。
  • 艺术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培养审美能力。

《春悲行》不仅是一首表达夫妻之间哀愁与思念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首诗虽然简短,但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是研究唐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